眾所周知,不管深孔珩磨機床的型號、用途是什么,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須要進行運轉試驗,用以充分保障深孔珩磨機床的良好狀態。就算是功能完善、品質優異、機構特殊的深孔珩磨機床也是如此,那么又該在怎樣的狀態下進行深孔珩磨機床的試運轉呢?
深孔珩磨機床的運轉試驗分多個階段進行,一階段是在不切削的狀態下,試驗深孔珩磨機床主軸運轉時間的溫度變化和空載功率。通常情況下,深孔珩磨機床的主運動機械有低、中、高三檔轉速,有級變速為全部轉速運轉時間不少于2分鐘,在轉速段不得少于1小時,并且在這個時候檢查主軸軸承的溫度。
第二個階段是用數控程序指令全部功能對深孔珩磨機床做連續運動和回轉試驗,其運動時間不大于15分鐘;而且在每個循環終了停車,并模擬松卡工作,但要求停車不超過一分鐘,以保證試驗的準確性。
當深孔珩磨機床在工作的過程中,有很多情況是始料未及的,因此事先是很難對其結構剛度進行準確計算的。在此情況下,也就是只能計算部分構件的剛度,而對于像床身、立柱、工作臺和箱體等重要零件的彎曲和扭轉變形,接合面的接觸變形等,只能將其簡化后進行近似計算,但計算結果往往與實際相差甚大。
為了減少誤差,也嘗試了采用有限元法進行分析計算,并結合模型、實物或類似的樣機進行試驗、分析和對比,才能確定合理的結構方案。首先一定要正確選擇構件截面的形狀和尺寸;同時正確布置隔板和筋條,以便于提高構件的靜、動剛度。
對于深孔珩磨機床來說,導軌和支承件的聯接部件往往是局部剛度弱的部分,但聯接方式對局部剛度的影響也很大。也就是說,只要選用適當的聯接方式,就能有助于構件局部剛度的提高。